易名轩 2025-08-22 06:23
老话说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在古人眼里,名字可不单单是个称呼,里头的讲究可多了去了。咱今儿就唠唠古人起名和取字的门道。
在古代,孩子出生后,起名那可是大事。一般婴儿出生三个月后,由父亲来取名。这名字往往饱含着长辈对孩子深深的期许。有的会根据孩子出生时的特殊情况起名。像孔子,名丘,为啥呢?传说他出生时头顶中间低四周高,类似山丘的形状,所以就有了这个独特的名字。
从寓意上看,用祥瑞字词起名很常见。像“麟”,麒麟乃祥瑞之兽,寓意孩子吉祥高贵;“龙”,更是象征着权势、尊贵,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不凡成就。品德类的字词也备受青睐,“仁”“义”“礼”“智”“信”这些,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,希望孩子成为品德高尚之人。还有些名字会跟家族传承挂钩,通过字辈来体现家族辈分,同一辈分的人名字里会有相同的字,就像族谱里的一个个坐标,让人一看就知道家族脉络。
说完起名,再聊聊取字。古人成年时会取字,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女子十五岁行笄礼,之后就有了字。字往往是对名的补充、解释或延伸。比如诸葛亮,名亮,字孔明,“明”与“亮”意思相近,相互呼应。有的字与名意思相反,像韩愈,名愈,字退之,“愈”有超越、激进之意,“退之”则提醒自己做人要谦逊、平和,避免过于激进。
古人的名和字用途也有讲究。名一般是长辈对晚辈、上级对下级称呼时用,或者自己谦称时用。而平辈之间,为表尊重,通常称字不称名。要是直接叫人家名,可能被认为不礼貌。
网上对古人起名取字,网友们也有不少神评论。有网友说:“古人起名取字这么有文化,咱现代名字要是也这么起,感觉立马高大上了。”还有网友调侃:“说不定穿越回古代,我这名字都不合格,得重新起个响亮的。”
古人起名取字的讲究,是传统文化的瑰宝。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、价值观念,每一个名字和字背后,都藏着家族的期盼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这份讲究,就像一条纽带,连接着古今,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人的智慧和情怀。它提醒着我们,传统文化里的这些精妙之处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、传承下去,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依然熠熠生辉。